CHPM 2030項目的設立是為了開發一種“熱、電和金屬萃取聯合應用”的新技術,該技術將深層地熱能生產與從地熱流體中提取金屬結合在一個單一的相互關聯的過程中(熱能和金屬的組合——CHPM)。為了提高深層地熱能開發的經濟性,該項目研究了深度3000~4000米或者更深的含金屬地層中調動金屬的可能技術,以及從地表地熱流體中回收金屬的可能技術。由於CHPM 2030團隊的研究,能源和金屬的聯合生產成為可能,並可能根據未來的市場需求進行優化。
研究表明,在較高的壓力和溫度下(最高可達300℃和238bar),金屬可以成功電沉積,更高的壓力和溫度產生更高的回收率。研究表明,天然氣-dif熔融電沉積和電結晶(GDEx)是一種從稀釋溶液中回收金屬的新方法,該工藝已在歐洲獲得專利。
研究表明,地熱鹵水中多價離子的存在並不能消除反向電滲析(SGP-RE)產生鹽度梯度發電的可能性,盡管其功率有所減少。但隨著鹵水溫度的升高,提取電能的能力明顯增強。
整個模型可以用來研究不同的場景,進行模擬,開發優化和其他類型的係統分析。
已向計劃經營CHPM工廠的公司提出了最佳實踐法,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該技術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
關於潛在試點地點和歐洲一級數據庫的詳細研究,為2030年實施CHPM試點項目奠定了基礎。同時,為今後CHPM項目的實施提供了2030年和2050年的路線圖,包括行動、目標和裏程碑。
責編:z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