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新能源與環境學院院長/教授 許天福
單位簡介:
新能源與環境學院是吉林大學“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學院之一。近年來多學科交叉融合促進學院高質量發展,形成了在國內水資源、環境、地下新能源領域具有一定影響的教學與科研單位。新能源與環境學院擁有“地下新能源、新能源材料、水文學及水資源、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深度融合的教學與科研體係。匯聚了大量享有良好國際聲譽,具有重要學術影響的優秀教師。依靠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已建立起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係。濃鬱向上的學術氛圍,求實創新的教育理念,培養了一大批具有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
個人簡介:
許天福,現為吉林大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特聘教授,新能源與環境學院院長,地下水資源與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他1984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專業獲學士學位,1993年獲荷蘭Delft國際水文和環境學院碩士學位,1996獲得西班牙La Coruña大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到美國勞倫斯伯克利(Lawrence Berkeley)國家實驗室地球科學部從事兩年博士後研究,之後留下工作從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到研究員。長期從事多相反應溶質運移、地熱能開發等方麵的研究,並取得了一係列學術成果。開發的非等溫多相流動地球化學模擬軟件TOUGHREACT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應用。發表SCI論文80餘篇,被引用5000餘次。2014-2018年連續入選愛斯維爾中國高被引學者。2010年從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回國以來,先後承擔多項科研項目,主要包括:國家863項目“幹熱岩熱能開發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中國地質調查局工作項目“二氧化碳地質儲層機理和預測評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基金三項:“沉積盆地二氧化碳羽流地熱係統基礎理論研究”,“深部流體運動-熱傳-地球化學過程的淺層響應機理和定量化研究”,“海底含甲烷冷泉流體滲漏過程中微生物作用及對碳硫循環的影響”。
社會兼職及相關榮譽:
1、國家地熱能源開發利用研究與應用技術推廣中心/技術委員會委員
2、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熱資源勘查中心/學術(技術)委員會委員
3、深部岩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4、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監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5、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地熱研究中心專家組/技術委員會委員
6、中國能源學會專家委員會新能源專家組/技術委員會委員
7、海洋地質工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8、中央組織部“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千人計劃”、和教育部“長江學者”評委會委員
9、地質學報英文版副主編
責編:zf